展品趣发现 | 滨州市博物馆藏麋鹿角的自白

2025-03-05 15:17:18 点击数:9673

嗨,大家好呀!我是滨州市博物馆里超有故事的“明星”——麋鹿角化石。瞧瞧我这模样,是不是很特别?

640 (6).jpg

很多人初见我,都对我独特的造型感到好奇。在众多文物里,我或许没有华丽的外表,却带着远古的神秘气息。和那些精致漂亮的文物比起来,我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可我的经历和价值那可太不一般啦!你们快来猜猜我背后藏着多少秘密?

先跟你们唠唠我的“出生”吧,我可是来自距今约7000年至10000年的新石器时期,是不是超级古老?多亏了1977年进行的一场水利工程疏浚,埋藏在原惠民地区支脉河广饶县辛集地段旧河道内的我才得以“重见天日”。

再瞧瞧我的模样,那叫一个独特。我是一对雄性麋鹿角化石,通长86厘米,角枝又大又壮观,外形复杂得很,一般鹿角可比不上。我的主干离开头部一段距离后,就分成了前枝和后枝两部分。前枝的分叉和弯曲变化比后枝复杂太多啦,前枝的叉和小叉都有双分的特点,后枝大致是向后的,分叉主要集中在梢部。而且我整个角枝上有好多宽宽浅浅的纵沟,上面还长着小刺和瘤突呢。我的左角和右角不太对称,叉、小叉、小刺和瘤突的数目、位置、形状和大小都有点不一样。动物学家研究后说,我这对鹿角属于发育得特别充分的,代表的那只麋鹿年龄应处于壮年期!

可别以为我只是长得特别,我的价值那才叫厉害呢!在古代,麋鹿可是被当成吉祥的象征,是传说里的上古异兽,在中国文化里地位超高。就像在《封神演义》里,我所属的麋鹿可是玉虚宫三宝之一,原本是元始天尊的坐骑,后来还赐给了姜子牙。而且呀,鹿在传统观念里代表着健康长寿,像“鹿鹤衔芝”这样的题材,在民间绘画和木雕里到处都是,寄托着大家对延年益寿、健康吉祥的美好愿望。

我还有很重要的生态研究价值呢!我的出现,给研究古代黄河三角洲的气候变迁和生态变化提供了关键线索。在黄河三角洲这片区域,虽然有不少麋鹿角化石出土,但大多都残缺不全,只有我这对角枝齐全、保存完整。靠着我,专家们就能了解当时这片地区的生态环境,像气候有多湿润、植被长得多茂盛、河湖是怎么分布的,都能研究出来。我的发现,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生机。同时,也反映出古代黄河三角洲地区独特的生态风貌,为我们勾勒出一幅远古时期的生态画卷。

所以说,别看我只是一对麋鹿角化石,我身上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生态研究的双重重任,是了解古代世界的一把“金钥匙”呢!我虽静静地陈列在博物馆中,但我的故事却在岁月中流传。

640 (9).jpg

我是滨州市博物馆的麋鹿角化石,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诉说着远古的故事,等待着更多人来倾听、来探寻。

开放时间:

 

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交通信息:

 

公交线路:

西门-滨州105路公交:滨州市博物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北门-滨州106路公交:滨州市图书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预约电话:0543-3215689

地       址:滨州市滨城区渤海十六路7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