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日,与文物的跨时空交流

2023-05-23 17:37:00 点击数:34248

考古工地现场是什么样的呢?考古工作者们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博物馆里的文物是哪里来的,她们曾经经历过什么样的故事?5月20日至21日,滨州市博物馆与滨州学院人文学院联合举办考古见习研学活动,滨州学院近100名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先后参观了山东博物馆、章丘博物馆、城子崖遗址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院、博兴县博物馆、东孙战国墓及相关考古工地,与文物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深切感受到博物馆在塑造和创造可持续未来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5月20日,天刚蒙蒙亮,同学们就已经集合完毕,坐上大巴车前往研学活动的第一站——山东博物馆。一路上同学们都在叽叽喳喳地讨论博物馆里都展览了什么“好东西”。到达目的地后,离开馆还有半个小时,大家纷纷聚集在博物馆门口拍照留念,气氛十分热烈。终于等到进馆,一上来大家就被大厅中气势恢宏的鲁国大玉壁天花板震撼到了,在珍宝馆展厅里,同学们被从文艺复兴到维多利亚时期的珍宝所深深吸引。

随后,我们邀请到山东博物馆的专职讲解员为同学们进行精彩的讲解,山东博物馆刚刚在历史文化陈列馆展出以“海岱日新”为主题的展览,展览以时代脉络为线索,从史前时期在山东地区发现的第一个沂源猿人化石开始,拉开了山东的历史序幕。海岱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整个中国历史和人类发展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山东灿烂悠久的文明发展历程。


听完集体讲解,同学们在馆内自由参观,有的同学购买了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亚丑钺的文创雪糕,亚丑钺可爱的造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同学们都po到朋友圈,引来无数点赞。


到了下午,同学们仍热情不减,期待接下来的行程。在前往章丘博物馆的路上,有一些省外的同学不解,章丘区有什么特别的文物吗?还未进到章丘博物馆内部,就被门口美观的建筑和青铜鼎吸引了,又共同合影留念。

在真正听了讲解并亲眼看到西汉鎏金铜当卢、陶击鼓俑的时候才体会到了章丘博物馆的魅力,同学们还体验了青铜编钟。敲击编钟发出的声音仿佛与古人产生了共鸣。

文字 | 张靖雯

制作 | 于倩倩

开放时间:

 

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交通信息:

 

公交线路:

西门-滨州105路公交:滨州市博物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北门-滨州106路公交:滨州市图书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预约电话:0543-3215689

地       址:滨州市滨城区渤海十六路7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