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陶瓷——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

2022-09-24 17:01:04 点击数:11708

2022年9月24日(周六)上午9:00,滨州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卡老师受邀走进“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  |  孙子书院·文化讲堂,在滨州市博物馆·四楼多功能报告厅带来了精彩讲座——《贸易瓷器与丝路文明》。

本次讲座,张老师分别从什么是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遗产、瓷器贸易的全球化、欧洲的争相仿、海丝上的沉船五个方面对丝绸之路与瓷器生产的全球化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滨州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卡带来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张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草原文明下的丝绸之路,以及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它作为文明对话、民族交流、贸易往来的通道,横亘于欧亚内陆腹心地带,宛如一条丝带连接着东西方文明,在世界古代史上有着极高的历史地位及作用,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精彩授课瞬间

生活在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和西域及以西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是不是自汉代才开始的呢?张老师通过分析小麦、西亚的黄牛和绵羊、冶金术、玻璃器、和田玉、古代家马的传入以及中西方战争等史料遗迹,证明了中西方早在汉代之前便已有文化交流。 

作为沟通中西的通道,“陆上丝绸之路”广为人知,但实际上,“海上丝绸之路”也曾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由于中国陶瓷器是当时海上贸易的重要商品,因此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陶瓷之路”。张老师谈到,中国瓷器在历史上不仅是欧洲王室间馈赠的最奢侈国礼,也是公主出嫁时最高规格的嫁妆,更是皇室贵族间拿来攀比炫富的对象。



现场听众认真聆听

接着,张老师讲到中国瓷器对外输出的三个鼎盛阶段,分别是:晚唐五代到宋初、宋元到明初、明代中晚期到清初。大量瓷器通过古代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欧洲,致使西方国家竞相仿制,无以数计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纷纷开启脑洞模式试图破解中国制瓷的秘方。


现场听众认真聆听

在地球的大洋底下,究竟有多少艘沉船?答案无从得知。在中国水域,目前已发现的就有著名的碗礁一号和南海一号沉船,在中国的邻国,也发现了不少载有中国瓷器的沉船,例如新安、大练岛I号、南澳I号、万历号等,其装载的瓷器不计其数。


现场听众认真聆听


讲座最后,张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丝绸之路是友好往来之路、互通有无之路、相互学习之路,更是共同发展之路!中华文明正是在同其他文明的不断交流中,保持活力、蓬勃发展、生生不息。


精彩授课瞬间


本次讲座,张老师观点鲜明、视野开阔、内涵深刻,运用大量实例,深入浅出的为在场的市民朋友带来了丰富的精神享受。讲座在现场听众热烈地掌声中落下帷幕。


讲座由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滨州市博物馆承办,崧岳书院协办。更多精彩讲座内容,敬请期待!


合影留念

开放时间:

 

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交通信息:

 

公交线路:

西门-滨州105路公交:滨州市博物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北门-滨州106路公交:滨州市图书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预约电话:0543-3215689

地       址:滨州市滨城区渤海十六路780号